影音專區

徐冰與孩子們的「木林森計畫:臺灣」特展

關閉

「木林森計畫」緣起於2004年,國際資源保護機構“Rare”聯合美國聖地亞哥當代美術(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an Diego)、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美術館及太平洋影片庫(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rt Museum Pacific Film Archive)等三家機構共同發起的“Human/Nature”(人類/自然)項目, 期望透過藝術創作來提升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的當地居民對於環境的保護意識。作為受邀藝術家之一,徐冰設計了一套為肯亞恢復森林綠帶的自動循環系統。系統的運行模式為:學生根據藝術家編寫的教科書中講述的方法,用人類祖先發明的文字符號,組合成有關樹的圖畫,這些畫通過網上畫廊和美術館展出並被世界各地熱愛藝術、關心環保的人們,通過網上購物、拍賣和轉賬系統等方式購藏,所得資金為種樹之用。其後,「木林森計畫」先後在大陸深圳、香港、巴西等全球多地展開,發展為一個全球的藝術項目。2013年,「木林森計畫」在臺灣生根發芽,至今已有1400多名臺灣小朋友參與。本展是「木林森計畫:臺灣」的成果展,此項目綜合了藝術、教育、環境護育三位一體,呈現出以當代藝術切入人類敏銳問題的新視角。


以創造沒有人能看懂的《天書》而著名的藝術家徐冰,陸續創作了揉合中文與英文的《新英文書法》,以及追求普天同文理想的當代符號語言《地書》等諸多作品,呈現出一條從語言符號,深入人類思維領域、探討人類生存境遇的清晰線索。但不可忽略的是,徐冰的藝術呈現出多種面向,從紙上作品,到各種媒材的裝置作品,再延伸至模糊了藝術與社會邊界的大型藝術項目。其中,「木林森計畫」在徐冰的藝術創作中可以說最為特別,作為一個藝術項目,從運作方式來講,藝術家的角色更像一個發起人,讓社會結構中不同層面的人群集合起來,參與到藝術創作的環節,使這個計畫成為集體性的藝術創作或藝術行動。其次,「木林森計畫」蘊含著徐冰的核心藝術觀之一,即藝術的社會性。但這裡,「藝術為人民」並非任何意識形態的教條式宣傳,也並非單純的藝術家的理想主義,而是透過藝術實踐,真正調動藝術的純粹性,與社會大眾發生關係,進而改變社會大眾對一些事物的看法或行為。由於在中國大陸的成長背景與個人興趣,徐冰一直在創作中進行類似的嘗試,他的很多作品如《新英文書法教室》、《背後的故事》、《鳳凰》,以及2013年的新作《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成分。藝術家也曾經在其他作品中試圖實踐這一藝術理念,例如,在《金色蘋果送溫情》、《喜馬拉雅與赫爾辛基的交換》等。後者與「木林森計畫」類似,都是經由藝術家的創作調動觀眾參與和資金流動,最後在喜馬拉雅山麓的尼泊爾建造了一所山區小學的校舍。這件作品關注的是經濟和文化資源的不均衡問題,而在「木林森計畫」中,地球環境及樹木的保護則是此項目的出發點。

此外,「木林森計畫」這種藝術行動的有趣之處也在於它的開放性,除了大眾的參與,反過來激勵藝術家不斷吸納新的創作養料。本次「木林森計畫:臺灣」來到「八八風災」受災區,屏東縣三地門鄉原住民所在地展開,進行教課活動,與原住民交流「跟隨自然生活」的自然觀,並編修了臺灣版的木林森教材。本展覽也加入了很多與在地有關的新的創作。如藝術家根據臺灣孩童的畫作創作了大型畫作《木林森-青綠世界》,寄寓從傳統青綠山水和屏東縣的山林而來的浪漫色彩,又如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藏品為實物範例講解教材,將人類的歷史與現實問題及當代語境產生聯繫。而在「心的照應」這件孩子與樹的互動裝置中,透過科技儀器實現孩子與收養的樹相互關照、共同成長的意境。藝術家還將大眾購藏畫作的藝術行動,視覺化為一張由「木」字構成的臺灣地圖,觀眾將見證臺灣的森林如何在大家的參與下變得更加茂盛。由此,藝術成為一個集思廣益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不僅每一個參與的人群都獲得利益,而且構成一個思維交換和資源循環的空間。

最後,「木林森計畫」體現出藝術家參與全球化的一種態度,一個藝術項目在地和全球的並行,從肯亞開始到其他地區,不斷繁衍、生長,每到一處都藉由當地孩童的參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差異性,這種「同中有異」亦是當今世界全球化發展的趨勢。而透過「環境護育」這一關聯到大眾生活的、人人都願意來討論的全球性議題,「木林森計畫」得以把每一個單獨地域的人群帶到具有普世意義的探討之中。讓我們引用本次「木林森計畫」返回肯亞拍攝的追蹤影像中,已經長大成人的肯亞孩童向藝術家和所有參與者大聲喊出的話作為結尾:「請將木林森計劃繼續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