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畫在紙上的樹,可以變成真的森林,該有多好。這可不是魔法,而是大陸藝術家徐冰自2005年起與美國聖地牙哥當代美術館、柏克萊大學美術館、太平洋影片資料庫及國際資源保護組織「Rare」共同策畫的「木林森計畫」。
對台灣民眾來說,徐冰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今年 58 歲的他與艾未未、張洹等都是目前大陸揚名國際的當代藝術家。文革期間,徐冰曾下鄉兩年,開始以自刻方塊文字,創造沒人看的懂的新漢字,成就後來的作品「天書」,1993年在威尼斯雙年展中展出,引起不少西方藝術評論家以後現代解構等理論研究討論,甚至收錄進美國世界藝術史教科書《藝術的過去與未來》與《古今藝術》中,奠定他的地位。1999年,徐冰因版畫與書法的成就,榮獲麥克亞瑟獎天才獎(Genius Award)的得主。現任大陸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
徐冰曾定位自己為入世藝術家,期許作品雅俗共賞,創作不限媒材,而且擅長拆解與重組符號,以他去年帶來的「地書」為例,將現代生活出現的各種符號,例如廁所、交通標示與MSN表情符號等組成文字,甚至自創英文方塊字,每個字,單看霧煞煞,但從筆畫部首一個一個拆解來看,都別有意含,讀起來,趣味橫生。
木林森計畫:交流藝術,也回饋環境
2005年,徐冰投入木林森計畫,親赴肯亞、巴西、中國南部與香港等地,教授小朋友畫樹,一方面交流藝術的可能,另一方面,畫作藉由網路拍賣募得的資金,回饋到地方基金會用以植樹,推動環境意識,產生永續的迴圈。
徐冰也因為肯亞的木林森計畫,重新省思當代藝術的核心價值,計畫結束後,極其慎重的臨摹肯亞孩子的畫作,並將一路以來的體思放在官網上與讀者分享,令人動容。
「設計的核心是什麼?比如,孩子們畫的樹上的裝飾,這類特別的形式感,是設計所追求的。但實際上,這些孩子對當代設計全然不知,可是他們卻直接穿透到當代設計的核心命題之中。也許他們的思維管道,是一個好的設計的出處吧,孩子有孩子的方法和依據,正是成人缺失的。」他寫道。
「任何藝術作品,都沒有樹偉大!」
而今,木林森計畫來到因莫拉克風災受創的屏東三地門,徐冰於本月8日第一次踏入三地國小。他坦言不熟悉當地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地方文化,但十分感佩原住民等少數族群尊重與敬畏自然的關係,他認為,「藝術比起自然,都是小事,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沒有一棵樹偉大!因為每棵樹都長得不一樣。」
當天下午,徐冰耐心陪伴40名平均年齡不到十歲的「森林戰士」畫樹,小朋友擔心畫錯了,他在旁正向引導,鼓勵他們畫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樹,不時雀躍與他在中央美術學院的研究生分享小朋友的天份。徐冰觀察,小孩看世界的眼睛特別乾淨。
徐冰在三地國小的兩場教學活動結束後,小朋友的樹木圖畫將在上網拍賣,邀集民眾捐款。徐冰也將首次與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合作,藉科技將樹林生長情況轉化為音樂,透過手機App程式就可觀察樹木成長過程。
策展人楊心一表示,「木林森計畫:台灣」在屏東三地門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則是活動當天近十位經過甄選的種子教師。他們自費食宿與交通費前往培訓,未來將在台灣各地延續木林森的教學計畫;主辦單位陸續也會向全台6至12歲學童的徵件,明年春天於歷史博物館展出。
不過,當天有種子教師反應,可能受限於時間,培訓工作內容較不明確,而小孩畫樹的活動無法因地制宜帶出這片土地蘊養獨有的文化,也頗為可惜。看來,立意良善、作法創新的木林森計畫在台灣未來將如何實踐,乃至於擴大效應,遍地開花,不僅考驗主辦單位,也讓人期待。
(照片提供∕Discovery亞太電視網、木林森計畫台灣執行團隊)